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增 外商看淡今年增長率
【摘要】中國通脹疲軟表明消費仍然面臨壓力。

中國近日公布7月經濟數據不如預期,外商紛紛調降中國經濟成長預期。美國知名投顧公司高盛原預估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率3.3%,如今預測降至3.0%,高盛經濟學家預測,由于市場擔憂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且美元全盤走強,美元/人民幣近期將走強。而日本券商野村證券則由3.3%下修至2.8%。
與此同時,中國也面臨著來自新增新冠病毒病例增加,及夏季異常高溫熱浪的強大逆境,這一直給電力供應帶來壓力,導致某些省份和一些能源密集型行業減產,同時房地產相關風險遷延不斷。
踏入下半年,中國經濟增長也出人意料地放緩,7月份的經濟活動數據遠遜于預期,反映繼6月份后,經濟從疫情封控中重新開放而短暫反彈,經濟增長失去動力。生產和消費放緩突顯各地疫情爆發對經濟沖擊。
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投資放緩,表明房地產市場動蕩對經濟的拖累較預期嚴重得多。經濟增長將遠低于2022年官方的增長目標5.5%,預計全年經濟增速僅3.6%。中國央行在8月中下調利率,預計央行在年底前將再次降息,并有必要采取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,以助宏觀刺激。
中國通脹疲軟表明消費仍然面臨壓力。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2.7%,漲幅高于6月的2.5%,主要受食品成本上漲。疫情以及為遏制疫情爆發所采取的措施,繼續壓抑家庭消費。這意味著當前中國的通脹形勢與美國和歐洲非常不同,出廠價格通脹壓力也有所降溫。
中國央行快速降息顯示出支撐經濟的迫切性。中國央行早前決定,下調關鍵1年期利率略早于預期,但可以理解其迫切性。7月份信貸暴跌令人擔憂,并發出明確訊息:經濟需要更多支持,以應對樓市下滑及疫情所帶來的影響。
來源: capitalwatch.com

金評媒JPM
JPM責任編輯

